关于加快推进辉县市高标准农田 示范区建设的议案

发布时间:2023/7/17 9:27:10     发布者:本站     浏览量:

关于加快推进辉县市高标准农田

示范区建设的议案

案 由:

一、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贯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需要,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是建设农业强省的基础,也是广大农民衷心期盼的好事、实事。

二、建设高标准农田关系国家“饭碗”,农民“钱包”,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着重要意义。

案 据:

2022 年我市重点谋划打造了冀屯镇 6000 亩和峪河镇 4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已取得了明显效果。辉县市作为豫北粮仓,土地增收潜力巨大,例:洪洲乡茅草庄村位于洪洲乡西部,距辉县市 15 公里,茅草庄村全村现有常住农户 810 户,3200 余人,耕地面积 9600 余亩;农作物品种以小麦、花生为主,近几年来小麦播种面积保持在 4000 亩左右、花生播种面积保持在 9000 亩左右;旱地 5000 多亩,地块高低不平整,大小不匀,且土质以沙壤土为主、漏水漏肥,不能保证一年两季种植;现茅草庄村农田灌溉机井仅有 40 眼,不能保证农作物正常灌溉需求,导致数千亩耕地只能靠天种植,产量没有保障。

上述情况涉及赵固镇、洪洲乡、高庄乡、黄水乡及西平罗乡、南村镇等乡镇,依据《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指南》要求,现有的土地可以按照“流转率高、集中连片、交通便利”的原则,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智慧综合配套,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但可增加现有耕地的面积,并且能够实现土地的提质增效。

建 议:

一、加大重点区域投入力度。上级部门加大资金投入,项目建设资金重点向主要粮食主产区域倾斜。用于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平整土地、修建田间道路、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增加农民群众收入。

二、以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为前提。通过示范区建设实现“小田变大田,大田连成片”,以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而一家一户式的经营方式会直接影响项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后期运行。

三、以科学规划设计为基础。示范区建设是系统性、统一性的工程,井、渠、路、电等各项设施的科学化结合才会最大程度凸显示范区的效果。

四、以设施建成管护为根本。示范区内大型灌溉、智能化控制等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日常的管理和维护,推进落实有钱管、有人管、有制度的管理方式。